您的位置首页 >要闻频道 > 热搜鲜 >

足跟痛不容忽视,持续痛苦不是解决之道

导读 本文转自:河池日报 足跟痛,不要认为“忍忍就好” 韦铭铭 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有人会遇到“脚后跟痛”(足跟痛)的情况。说起“足跟痛”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有的是稍微走多一会或者劳累过度时,脚后跟就会痛,有的则是早上起床下地时,足跟疼痛难忍…

 足跟痛不容忽视,持续痛苦不是解决之道



本文转自:河池日报
足跟痛,不要认为“忍忍就好”
韦铭铭
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有人会遇到“脚后跟痛”(足跟痛)的情况。说起“足跟痛”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有的是稍微走多一会或者劳累过度时,脚后跟就会痛,有的则是早上起床下地时,足跟疼痛难忍,活动后疼痛通常会减轻,但长时间站立或者坐下后站起时,疼痛又会复发。
脚后跟痛令人不胜其烦,有时候并不是“忍忍就好”,不少病例患者脚后跟痛持续了四五年,即使有些一时好转,过两三个月又会反复发作。
什么是“足跟痛”
足跟痛,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足底、足跟两侧、足跟上方等区域的疼痛,简单理解就是发生在足跟区域的疼痛。足跟痛可能是骨质的病变,也可能是周围软组织的病变,包括神经的病变。足跟痛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,近几年在年轻的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升高。足跟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,它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。
足跟痛,与哪些疾病有关
引发足跟痛的常见原因,一个是足底筋膜炎,占到足跟痛的70-80%;还有一种就是跟腱炎,中老年人群或者体育运动比较多的人群发病较多。此外,导致脚后跟痛的原因还有很多,比如跟骨骨刺、跟骨骨折、跟骨后滑囊炎、足弓发育异常、足底神经卡压、类风湿、痛风等等。
常见病因之足底筋膜炎
足底筋膜炎也叫跖腱膜炎,通常疼痛发生部位在足跟内下方,也是最常见的足跟痛的原因。足底筋膜是足底的重要结构,能维持足弓,所受应力较大,易受损。
足底筋膜对足部的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,简单点说,大家日常快乐地蹦蹦跳跳、打篮球、跑步等行为都离不开健康的筋膜组织的配合。足底筋膜损伤会引发足跟痛等症状,其原因主要和长期的刺激有关,比如过长时间的站立、走路、登山、暴走等,就有引发足底筋膜炎的风险。
常见病因之跟腱炎
跟腱是人的身体最粗壮的肌腱之一,对人体行走、站立、跑跳和维持平衡有着很关键的作用。
跟腱炎的发生也和过度刺激有关,像一些朋友持续长时间剧烈跑跳,都可能导致跟腱出现撕裂,随着撕裂的加重,从而诱发足部的疼痛。
跟腱炎和足底筋膜炎有相似的症状,因此大家在治疗前请记得先找清楚病因。
常见病因之足跟骨刺
骨刺(骨质增生),也就是骨赘。骨刺本身不会疼痛,但当骨刺压迫到附近的组织时,就可能诱发疼痛。患者往往会感觉到骨刺生长附近的皮肤有剧烈的疼痛感(石硌感),如果骨刺长得特别尖锐,患者还会有明显的针刺感。一般在走路或者早上起床后疼痛加剧。
如何缓解脚后跟疼痛
1.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,减轻足跟压力。
2.老年人应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,包括控制体重,避免重体力活动。
3.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,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如何治疗脚后跟疼痛
足底筋膜炎的治疗多选择保守治疗,80%以上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理想。保守治疗方式包括:物理训练、药物对症、支具、冲击波治疗等。
物理训练:物理训练是最重要的治疗环节,包括踝关节主动背伸训练、足趾抓毛巾训练(训练足内在肌)、弓步训练。大部分患者在4-8周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。
药物对症:部分疼痛较重患者可适当应用非甾类消炎止痛药物,包括局部外用和口服,但不建议长期应用。局部激素注射有一定争议,建议慎重使用。
支具:鞋垫辅助治疗可应用于有足弓形态改变患者,比如合并平足患者。支具辅助治疗,比如夜间支具,可维持踝关节夜间背伸状态,有一定治疗作用。
冲击波治疗:冲击波治疗一般是常规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,治疗有效率在50%-80%之间,但要注意,存在出凝血障碍、合并恶性肿瘤、骨骼发育未成熟患者禁用。
手术治疗一般用于保守治疗至少6个月无效的顽固性疼痛患者。手术方式包括腓肠肌松解和跖腱膜部分松解,腓肠肌松解总体有效率80%以上,跖腱膜部分松解有效率也较高,但对于合并平足患者慎用。
(作者单位: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)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